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公共管理导学团队

来源:黑龙江研究生思政教育联盟浏点击数:480更新时间:2021-06-30

导学团队简介: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导学团队,主要从事政治发展、政治社会学、生态政治、党建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共政策伦理、公共服务、地方治理研究。团队负责人朱宇研究员,黑龙江省文化名家,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政治学理论)带头人,黑龙江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黑龙江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会长。政治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下设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行政学三个二级学科;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下设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学科领域。该团队导师12名,在校研究生39人。

团队特色和亮点:

1.基础理论研究功底深厚。政治学学科在政治发展、政治社会学、生态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共政策伦理、公共服务、地方治理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2.应用对策研究优势突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需求,学科团队提供了高质量的智库产品,在政务公开评估、人才流动问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

3.新型智库功能发挥明显。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各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及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全省“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参与起草了省财政厅、人社厅及有关地市“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主持完成“呼玛县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课题”。有力地发挥了专业智库的决策咨询和政策前瞻功能。

4.理论宣传职能发挥显著。团队成员有6人担任省委宣讲团成员,宣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发挥了理论宣传作用。

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导学团队

一、团队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成立于 1979 3 月,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恢复成立的第一个政治学专门研究机构;1985 年,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 年,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011 年,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同年,本学科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行政学被批准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018年,获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增设行政学二级学科。同年,政治学学科获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资助学科。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生导学团队共有导师12

,其中,二级研究员3名,享受国家、省政府津贴2人,黑龙江省文化名家、“青年六个一批”5人,有3为导师分别担任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行政学)带头人,正高级职称8名,副高级职称4名,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3人。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

基于学科建设目标定位科学准确,学科方向特色鲜明的特点,本学科导学团队在人才培养上独树一帜,深入学习贯彻******“四个面向”研究生培养原则,结合黑龙江省社科院“三地一库”的目标定位,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式。

1.面对区域地方治理需要,培养服务龙江建设的政务人才。利用我院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院的平台优势,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整合资源,带领学生多次对黑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简政放权、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行第三方评估。通过课题研究逐渐过渡到学术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其中锻炼政务服务技能,了解政府机关工作流程、部门设置理论和实践依据、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评判标准。多名学生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并从事党务工作、行政工作,服务龙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组织学生参加黑龙江省情大调研,考察地市经济发展和代表性企业运转情况,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部分毕业生选择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从事党建、人事、项目管理等工作,有的毕业生已在企业中任高级管理人员,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人才。

3.面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依托我院作为全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重要阵地这一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在课堂教学、学术实践、论文指导和学生活动等研究生培养的全系列全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校期间,多名学生通过组织的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名学生在毕业后经过多轮考核,成为大学的思政教师、学生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

4.面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培养专门科学研究人才。课程设置和论文指导围绕突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科院特色的理论研究专门人才。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学术实践,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学术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大型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严把论文质量关,注重学生论文、交流材料的原创性、系统性、学术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名同学毕业后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部分毕业生选择在科研院所、地方智库等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三、导学经典案例

1.用一流研究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教育

201855日,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牵头导师陈静撰写的论文《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之源》作为黑龙江省内唯一的理论文章,入选并出席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并受邀参加了5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亲耳聆听******发表的重要讲话。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导师陈静研究员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专题讲座,重点传达介绍了******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王沪宁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内容。近200名研究生听课后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认为听了陈静老师亲身参会的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情,对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更加认同。研究生们课后还经常与陈静老师沟通交流,请教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阅读书目等问题。一次高层次盛会,一场真情讲座,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社科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以承办高端学术会议提升学生学术实践能力

2018725日,政治学学科承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一届廉政研究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地方社会科学院、党校、高校、纪委监委系统、国有企业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廉政调研基地等40多家单位13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政治学学科有8篇论文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还组织专家对入选论文进行评审,最终选出10篇优秀论文,其中,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导师陈静研究员撰写的《试析党内政治生态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的关键》荣获优秀论文,并作为获奖作者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其他7位入选论文作者分别在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权力监督与监督体制改革、正风反腐与廉洁文化建设三个分论坛进行了发言。政治学学科的研究生参加了该论坛,有机会聆听到不同战线、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学者的发言,开拓了廉政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3.对哈尔滨市政务公开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升学生应用研究能力

201710月、20213月,受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委托,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学专业导师许淑萍研究员担任“政府信息公开研究项目组”组长,对2017年度、2020年度哈尔滨市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的范围包括市政府各直属单位、县(市)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共68个。项目组提交《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并对68个评估对象分别进行“一对一”的问题反馈,有效地促进了哈尔滨市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了政府透明度水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市长孙喆、副市长康翰卿和秘书长方正辉等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并分别作了批示,要求将评估结果通报全市。此次评估,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20余人参与,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哈尔滨市所属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进行了信息公开评估。通过评估,一方面检验了研究生对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增强了研究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让研究生接触政府部门的运行情况,为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实践指导。

4.2019年组织研究生参加黑龙江省省情调研,提升学生调查研究能力

201910月,按照省社科院党委的安排部署,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学专业导师许淑萍研究员领衔承担黑龙江省情调研中的哈尔滨地区4个村居、牡丹江市6个村居、七台河市6个村居的150份样本省情田野调查课题。在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中心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下,对省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条件、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对基层政府治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科学合理地对省情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在此次省情调查中,许淑萍研究员、李峰副研究员作为督导和后勤保障人员留在社科院本部进行问卷审核、物资保障;高洪贵研究员、汤辉助理研究员、姜欣桐助理研究员带领15名研究生,深入16个村居,对200余户、600余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了解最真实的基层一线的情况。通过此次调查,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同学们对基层百姓生活、基层干部工作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体验。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是一种能力,一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态度。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一届廉政研究论坛

邀请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杨海蛟教授为全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邀请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原所长房宁等四位专家学者来哈座谈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导师陈静副院长在绥化市宣讲百年党史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导师陈晓辉与九洲社区党委书记刘娜共同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基地”揭牌。

第十六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颁奖现场

201910月 黑龙江省情调研启动仪式

2021年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毕业答辩

代表性研究生荣誉证书

代表性研究生荣誉证书

团队近5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

团队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近5年发表/出版高水平论文/著作情况:

团队近5年获奖情况:

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博士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情况: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