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复合材料学导学团队

来源:黑龙江研究生思政教育联盟浏点击数:465更新时间:2021-06-30

 

导学团队简介:

生物质复合材料学导团队由谢延军教授领衔,依托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平台,针对我国林产工业优质资源短缺现状、围绕林木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开展持续稳定的研究,支撑产业升级重大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和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

该团队由我校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平台的核心成员组成,现有导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自主培养了长江学者2人(含青年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优青1人、中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杰青1人,是一支学术向心力强、研究特色鲜明、研究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优势团队,近五年,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1项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科技一等奖,在行业和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现有博士生11名,硕士生17名。

导学团队主要事迹:

研究生在科研参与度上与本科生有着显著的差异,研究生的培养需要融入到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中,科研育人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能否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一环。候选团队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德育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融入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对新时代新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着持续的探索和优化。在研究生导学方面的主要措施如下:

1.前沿科学知识、科技创新成果普及,激发学生的科研求知欲

立足国际前沿是“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在科研育人过程中候选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国际前沿知识。一是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学术讲座,举办国际木材功能改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如德国哥廷根大Kai Zhang教授、Holger Militz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生物基纳米功能材料、木材功能改良领域的国际前沿发展;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增加学术交流,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三是在研究生授课过程中融入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将理论知识与具体成果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在研究生科研选题上注重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例如:“木材高效利用结构调控与定向重组机制”国基重大项目,候选团队多位成员均是任务承担者),以培养国家未来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为科研育人的目标。

主办国际木材功能改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

陈文帅教授携研究生参加AsiaNANO 2018会议

2.注重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助力立德树人、科教兴国战略

团队所在的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平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教授领衔,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与“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团队成员在科研育人过程中注重学科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学科发展历史研讨会、邀请李坚院士等老先生现场座谈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黄大年精神的真正理解,激发学生的科研报国热情。团队成员王永贵教授在建设全英文研究生课程《生物质材料功能化技术》中,自编讲义将该领域的科技前沿动态与英语学习的讲授进行结合,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研究热点,讲课效果受到学生与督导的一致好评。同时,其利用自身在海外长期学习与生活的经历向学生客观对比国内外差距。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又要纠正学生对西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的错误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

作为团队骨干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作为团队骨干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

3.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批判性思维和科研创新精神

针对大多数研究生尤其是刚开展科研实验的研究生无法客观的对待实验中的失败,部分学生由于失败频率较高出现了自信心下降、科研兴趣缺失的问题,团队在研究生指导中积极调整指导方法,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学生在第一年自由开展探索性实验,对学生科研中的合理失败不但不批评还要鼓励,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研过程中的失败,探索失败中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发现科研问题的能力是团队科研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团队的一位研究生在开展湿度响应性膜材料研究中,按照实验方案开展了半年左右的研究工作,但是实验结果始终无法满足预期要求。在团队王永贵教授等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该生对其科研结果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否定了原实验方案,但是发现了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雾气收集性能,最后通过2年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材料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top期刊)上。

指导研究生意外科学发现——材料集雾功能

  1. 开展木材功能改性技术研究,助力民族品牌及林产工业产业升级

有着50多年历史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冰刀”厂,在辉煌时生产的“黑龙冰刀”曾一度代表中国冰鞋的最高水准,享誉全球。但消费市场的更新换代,老牌企业产品难以跟上步伐,加之集团经营不善、机制体制不顺等原因,“黑龙冰刀”逐渐落寞。产品升级是企业涅槃重生的必由之路,2019年谢延军教授带领教师和研究生团队与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 “一体化滑雪板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的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针对滑雪板的技术要求,开展滑雪板用木质板芯改性,限制木材的干缩湿胀,同时提高物理力学性能和胶合强度。目前,相关技术正在企业进行试生产,新产品的开发将对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地方冰雪产业发展、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团队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刘培培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刻苦专研,攻克了糠醇和氮羟甲基树脂复合改性处理木材技术中存在的组分间协效性不足的难题,使处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腐朽能力显著改善,研究成果《一种利用低分子有机药剂制备防腐木材的方法》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并成功将该专利转让给河北优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应用。该发明专利的转让,是团队采取的多项激励科研创新与技术落地举措的结果,通过以点带面,鼓舞和带动研究生们脚踏实地做研究的热情,提升了研究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推动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http://news.nefu.edu.cn/info/1011/6522.htm

团队近5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

团队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近5年发表/出版高水平论文/著作情况:


团队近5年获奖情况:

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博士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情况: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