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导学团队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团队简介

来源:黑龙江研究生思政教育联盟浏点击数:521更新时间:2021-06-29

导学团队简介:

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团队由李晓琳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运动、营养干预策略与健康促进、慢病康复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研究生导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现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17名,近5年毕业研究生8名。

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团队主要从事运动、营养干预策略与健康促进、慢病康复、运动机能监控与营养补充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为我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提供了系统的科学化指导,团队为国家冬季项目运动队、黑龙江省队长期提供了广泛、全面的科技服务,同时在体育保健与大众健康、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能力的开发与监测、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撰写著作4部。

导学团队主要事迹:

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团队主要从事运动、营养干预策略与健康促进、慢病康复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为我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提供了系统的科学化指导,团队为国家冬季项目运动队、黑龙江省队长期提供了广泛、全面的科技服务,同时在体育保健与大众健康、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能力的开发与监测、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撰写著作4部。

服务竞技体育,积极助力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

2017-2018年李晓琳、李丽教授团队为国家冬残奥高山滑雪队、国家冬残奥越野滑雪队提供身体机能和运动营养科技服务保障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积极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助力运动队在平昌冬残奥会取得高山滑雪小回转坐姿组和大回转坐姿组第六和第九名、越野滑雪中距离第四名、冬季两项短距离第八名、越野滑雪中距离第八名、越野滑雪长距离第八名的历史突破。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冬季项目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开发与评定,以科研成果助力北京冬季奥运会。目前,李晓琳、李丽教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究历时4年,为冬残奥高山滑雪、单板滑雪、雪橇冰球提供身体机能与营养保障,总结分析六大项目特征与关键技术,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以运动营养服务大众健康

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团队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引,团队围绕专业体育保健与大众健身方向,撰写相关著作4部,完成相关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团队致力于运动促进健康、运动干预治疗慢病的机制机理研究,以及科学运动、合理营养的认知教育研究与工作。目前团队承担的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氧运动联合黄精多糖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校级平台项目《低温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研究》。团队认为,对运动干预慢病的机制、机理进行深入探索,将其成果应用于运动实践,更好的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健康。2020年底,哈尔滨体育学院与黑龙江省医院签订了医体融合、深度共建合作协议,将在运动营养领域开展进一步的深度科研合作。

近年来,团队主要成员作为黑龙江省科学健身指导专家、运动营养师,多次参与我省体育局和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的科学大讲堂活动,并深入黑龙江各地市为社区居民、医务工作者、在押戒毒人员等进行体质健康、科学保健、运动戒毒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讲座,并做客黑龙江卫视、黑龙江新闻广播、哈尔滨经济广播等媒体为社会大众进行科学运动、营养等方面知识宣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团队一直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在科学研究中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四个面向”方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坚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立德树人,率先垂范。在研究过程中,遵守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坚定唯物主义思想。

5年硕士毕业生13人,其中3人考取博士生,其中国内高校2人,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哈尔滨体育学院;国外1人就读于日本神户大学。

在读研究生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获得过一定数量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和体育竞赛奖项。

研究生在读期间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硕士研究生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5篇,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3篇;硕士研究生参与会议及学术交流9项,博士研究生参与会议与学术交流2项;硕士研究生主持和参与课题10项,博士研究生主持和参与课题11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项。

优秀学生培养案例

2016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刘文君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2019年,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大会投稿并被收录。201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三好学生。2020年,参加日本横滨奥科会投稿并被收录。2019年考取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在刘文君同学参与2017-2018 残疾人体育科研服务与攻关项目时,当时残奥越野滑雪队备战2018平昌残奥会,刘文君同学在残奥越野滑雪队为队员提供身体机能和营养监控科技服务。因为残疾人运动员的身体残缺,部分队员存在自卑心理。刘文君同学以开朗向上的性格感染、带动队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运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雪场冬天室外寒冷,队员由于身体残疾,活动不便,不愿意主动补水。刘文君同学就把队员保温杯带到雪场,监督提示队员补水。为了完成跟队科研工作,有时在雪地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刘文君同学优秀的服务受到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的好评与认可。最终,也助力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在平昌残奥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8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周桐希2016年起为中国女子冰壶、北欧两项国家队跨界跨项组、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国家集训队提供科研跟队保障服务,为2020北京冬奥会进行科技助力,并荣获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2019-2020赛季冰雪项目“先进个人”。

团队会继续秉承“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培养理念,以“四个面向”为根本的科研方向指导,继续加强运动机能监控与营养补充的个性化深入研究;继续加强运动锻炼增强国民体质、防治慢病的机制研究,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李晓琳、刘宇飞教授为哈尔滨市民进行科学运动、合理营养的讲座、交流。

李晓琳、李丽教授参加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

2019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博士生刘文君同学与残奥越野滑雪队合影

为残奥高山滑雪队员进行机能测试

李晓琳教授作为黑龙江省科学健身专家参加2018全民健身科技志愿服务神州行活动,并做客省电台《健康来了》节目

李丽、李晓琳教授为国家女子冰球队进行科技服务,并与教练组合影

李晓琳教授作为专家受邀为黑龙江省第六期科学健身指导培训班授课

团队近5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

团队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近5年发表/出版高水平论文/著作情况:

团队近5年获奖情况:














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博士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情况:

12 页 共 12 页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