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团队简介:
艺术学理论导学团队由马卫星教授牵头,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下设艺术学研究所、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以及省级创新人才团队。目前,该团队共有导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4人,博士生16名,硕士生56名,成员之间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艺术哲学、艺术管理学、艺术史学、艺术心理学等,目前各个专业方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践行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论知识扎实、具备较强学术能力,从事艺术教育、管理、交流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团队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首位。近年来,通过观看纪录片、倾听身边师德典型报告会等大型活动,激发了教师热情,形成了勇于担当比作为的良好教风、教育“微腐败”持续保持零案件状态,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责任主体落实到位、良好工作格局形成、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导学团队主要事迹:
第一,在思政建设方面,本团队高度重视对研究生思想教育与引领,通过艺术课程思政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努力构建“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立以专业课教师负责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全专业课程育人团队。五年来,以实践《品德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精英式人才培养目标,激励教师在课程思政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如石元波老师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一批优秀的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艺术理论课程逐步显示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艺术美学》《艺术教育学》《艺术心理学》等10余门优秀课程建设初见成效,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第二,在专业建设方面,本团队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与时俱进调整和丰富艺术学科专业方向设置,于2020年向黑龙江省教育厅申请增设艺术管理招生方向,招收演艺产业管理方向本科生,实现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硕、博完整的教育体系,努力构建与黑龙江艺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方向,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艺术人才培养更有效地为我省文化及社会服务,为黑龙江省艺术类高校、科研院所、演出团体等相关行业输送大量优质艺术类人才。同时,本团队在我院音乐博物馆的建设实现了对本地区艺术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艺术产业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艺术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构成本学科艺术文化多维保护体系的建构。
第三,在教学方面,本导学团队坚持“四个面向”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培养的研究生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品质好、就业质量高。团队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专业优势,将红色文化传播与培育践行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积极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龙江“四大精神”,以红色抗联精神为主要对象,将艺术思政、思政艺术的教育意识形态引领渗透到课堂内外。同时,创新性的采用专业一对一授课制和每周组会汇报制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本硕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并为本硕博士生带来本专业国内外最前沿信息,专门为硕博士生搭建专门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实验平台。此外,为了增大与国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本学科学生培养水平,艺术学理论学科增大了向境外派出学术参与学术活动的人数。2019年9月-2019年12月: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韩嘉丽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修学习并举行个人音乐会演出。2017年9月-2018年1月:艺术学心理学方向15级硕士研究生孙玮崎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留学交换生。
第四,在学术活动方面,本团队整体学术水平较高,团队成员承担多项高水平课题。同时,团队定期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鼓励团队成员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聘请国内艺术学理论顶级专家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例如近年来连续组织召开全国第一届、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与建设高层论坛,诚邀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最权威的专家共同探讨该学科平台建设与发展举措、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特色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建等重要议题,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方向,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同时,积极组织筹划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常年邀请国内外艺术学理论学术界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和大师课等,提高在学本硕博各阶段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得艺术学理论方向的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理论基础。此外,本导学团队着力打造中俄艺术交流的国际学术平台,组织召开中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及创作等各类深度合作,提高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水平。2019年,本团队成立了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主要承担艺术学理论研究和艺术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工作,与全国文化艺术部门各研究所及高等艺术院校研究所建立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聘请有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共同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而奋发努力,对于加强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在为社会输送艺术人才方面,为适应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要求,培养出更多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本导学团队依托我院传统优势学科和我院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社会提供高水平师资力量和理想的求学机会,使得研究生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并通过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活动锻炼业务水平。此外,在保护与传承黑龙江民族艺术文化方面,本团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对黑龙江民族艺术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对黑龙江民族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期已经完成《黑龙江流域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保护与传承——黑龙江民间艺术研究》等代表性学术成果。
团队近5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
团队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近5年发表/出版高水平论文/著作情况
团队近5年获奖情况
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情况
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博士情况
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