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

来源:黑龙江研究生思政教育联盟浏点击数:427更新时间:2021-06-29


导学团队简介: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团队由刘扬教授领衔,主要从事地上地下智能一体化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的核心基础科学和工程问题研究。该团队现有导师1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1人),博士生46名,硕士生65名。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团队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深耕教书育人,秉持因材施教式的导学机制,构建集学术、价值、育人于一体的导学共同体。通过创设团队化的育人环境,为研究生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多元化支撑;通过强调团队师生的人格塑造和情感凝聚功能,促进德育和智育的良性互动、学术和人生的全面领航;通过强化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时刻融入振兴龙江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合影

导学团队主要事迹:

面向建设高水平百年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愿景和使命,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构建与一流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导学关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和使命,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独特的育人特色和育才优势,也是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目标与使命的重要路径。东北石油大学以团队化育人推动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培育了以“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团队”为示范引领的优秀导学团队。

1.团队建设情况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依托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组建于2014年,覆盖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及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等二级学科方向,是“油田高效开发及智能化创新研究”黑龙江省“头雁”团队建设的核心力量,目前已建设发展成为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等所组成10名导师队伍、由46名博士生和65名硕士生所组成111名研究生队伍构成的导学团队。多年来,团队建设在重视科研业绩、学术成果等硬指标的同时,更侧重在导学关系建设、研究生全面培养、团队文化塑造等方面的成效,更注重导师面向研究生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不断打造导学团队育人样板。

2.团队学术研究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针对我国大中型油田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等难题,以及油田转型升级战略背景下智能油田建设的需要,瞄准科技自立自强,聚焦于地上地下智能一体化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的核心基础科学和工程问题组织并开展学术研究。如针对我国东部油田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出现的地上与地下、开采与集输、钻井与采油等生产系统诸多矛盾错综复杂的现状,开展了大型油气田地上地下一体化优化、巨量节点油气管网布局优化和油气田智能控制系统多源信息分析,研发出了“高含水期油田整体优化工艺和关键技术”,该技术在大庆、吉林和辽河等油田工业应用取得了巨大技术经济效益,通过减少油气自耗、等效提高油气自给率,实现经济效益103.1亿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针对我国东部老油田现阶段储层非均质性加剧、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和水驱开发效果变差等现实问题,开展了大孔道或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方法研究,构建了优势通道级别的评判标准,开发出了具有独特渗流特征和液流转向效果聚合物弱凝胶调驱剂、具有良好注入性和封堵强度复合凝胶封堵剂以及优势通道(大孔道)封堵用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形成了一套“水驱油藏注入水低效循环识别与治理技术”,在油田应用实现增油净利润22亿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如团队针对油气产能下降背景下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的挑战和难题,创新多相流理论,形成了油田智能化的配套技术,发明了系列流动工艺保障技术,实现了寒区油田原油集输温度界限的大幅度降低,技术应用相比于传统伴热集输工艺节能35%,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

3.团队人才培养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一直围绕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根据学科和行业自身特点,既坚持“四个面向”培养研究生,又重视导师队伍的培养和青年人才梯度建设,鼓励导师合作指导、新老互助帮带。通过制度建设、效率提升、知识共享和师生联动,形成导学相携的育人氛围,培养的研究生因业务精湛、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而备受用人单位好评,培养的青年导师队伍因富有行业情怀与责任担当而成为团队建设的主力军,并共同成为了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精神原动力。近年来培养了包括入选黑龙江省年度大学生人物、入选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荣获中国石油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研究生。

4.团队文化建设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以培养专业精深、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立志报国的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应用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倡导“做人为本、治学为要、创新为先”的团队文化价值观。通过践行并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甘做与祖国石油工业“同频共振”的齿轮,通过全员努力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胸怀祖国,尤其是祖国的石油工业,肩负历史赋予的责任,我的祖国我奋斗,我为祖国献石油!团队时刻注重文化传承,如导师队伍言传身教,积极与研究生交流、互动,建立研究生对团队的归属感;如教学科研过程中,导师队伍坚信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油气田高效开发与智能化导学团队充分发挥育人载体作用,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效带动和强化了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育人意识,今后将进一步挖掘导学团队蕴含的育人能效,以期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提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质效。


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头雁”刘扬教授指导青年导师队伍和研究生

团队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董宏丽指导研究生

团队负责人刘扬教授和团队成员、省教学名师刘义坤教授带领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

团队成员、省教学名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刘义坤教授与研究生参加学位授予仪式

团队成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卢祥国教授指导研究生

团队成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赵立新教授向院士、专家介绍团队研究生培养成效

团队成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侯德榜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王淑彦教授指导研究生

团队成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李玮教授指导研究生

团队近5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

团队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近5年发表/出版高水平论文/著作情况:

团队近5年获奖情况:

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博士情况:

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情况: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