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团队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电气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17位。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研究生导学团队由蔡蔚教授领衔,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机系统的开发与电机/电驱用关键材料的研发工作。团队现有成员21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研究生47名,硕士研究生197名。团队中1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1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为黑龙江省杰青,3人为龙江学者。团队依托6个国家级优势平台,以学科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注重立德树人,把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团队建设作为主要目标。
导学团队主要事迹:
1、师德师风高尚:团队成员立德树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心全意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他们以踏实、正派的品行影响学生、以精湛、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以宽广、博爱的胸怀感化学生,以实际行动争做“四有好老师”。所在学院荣获2014“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团队成员多人获“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归国人员报国奖”,“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省教学名师”。团队负责人蔡蔚教授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克拉克森大学从教,并在美国雷米公司(北美最大车用电机制造商)担任技术总监,被誉为雷米混合动力之父。他在名利双收的事业巅峰期,毅然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怀着一颗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报国心回到祖国。为响应国家振兴东北的号召,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重回母校,投身教育事业,整合优质资源,组建了教学科研团队,获批黑龙江省“头雁”团队。蔡蔚教授用他赤诚的忠心、严谨的作风、勤勉的态度和博大的师爱影响着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蔡蔚教授受邀参加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研讨会
2、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团队具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传统,注重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团队成员包括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以及其他行业协会专家30余人次,在教学改革方面承担教育部教指委项目、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多项。教学成果获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其中两部教材获首届省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部推荐参加国家级优秀教材评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3部,两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课程,指导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创业项目139项,24项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十八大以来,团队全员参与教学,一丝不苟履行教书育人使命,培养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500余名、本科生近千名。学生获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省三好学生等奖项;指导的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华为杯”、“兆易创新杯”、“三菱杯”等各类国家、地区和省级竞赛省级以上奖项58项,其中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地区一、二等奖19项;参加各类全国学科竞赛130余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8项。
蔡蔚教授指导研究生参加科技竞赛
3、科研创新成果突出:团队与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最大电站设备制造商哈电集团、国内新能源电机唯一出口企业精进电动等共同建立了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的瓶颈问题,开展大量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在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驱总成系统研究领域,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2项、国家863课题4项、其它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专利40项。团队研发的技术率先应用于通用凯迪拉克凯雷德和宝马X6等品牌混动汽车,填补了我国油冷电机技术空白。在新能源发电用电机设计、制造、运行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与企业联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在电机用高导热绝缘材料研究领域,针对高功率密度电机对绝缘导热的新需求,研发出电机用高导热绝缘材料,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发表ESI热点、高被引论文12篇,单篇最高他引1000余次,大幅提升了国内电站装备的技术水平。
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研究生导学团队学术方向与主要成果
4、服务社会影响凸显: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政府规划、学术与行业交流等工作。参与国家政策咨询与规划制定,团队带头人蔡蔚作为讲习人和重点发言人参加全国人大、中组部、科技部、工信部及中国科协领导专家座谈会与讲习班,对我国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指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建言献策,获得国家、部委领导认可和采纳。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与规划制定,团队成员参与国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规划起草,并作为负责人主持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重点研发任务编撰工作;作为专家组长和总编制率团队完成国家《电动汽车安全指南》电机系统与电驱动总成安全指南1部。作为专家组长牵头全国近50 个产学研用单位114 人完成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电驱动技术路线图。团队先后参与编制国标3 项,机械、电力行业标准5 项,编制完成团体标准1 项。团队积极服务黑龙江建设,引导学生在艰苦岗位建功立业,培养的学生51.1%扎根龙江,服务在本行业,如毕业生在哈电集团超过800人。
团队成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5、团队建设协作发展:团队带头人蔡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世界知名电机系统学术和产业化“两栖”专家。团队依托学科优势,拥有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平台,3个教育部平台,拥有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支。团队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发展规划清晰,“1+1+1”模式的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健全,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通畅平台,打造了一支心有大我、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团队中1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1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为黑龙江省杰青,3人为龙江学者。
导学团队部分成员团队建设活动合影
团队近5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
团队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近5年发表/出版高水平论文/著作情况:
团队近5年获奖情况:
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学期间表现情况:
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博士情况:
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情况: